您好,欢迎来到遂宁人大网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区)人大  
 
让文化遗产永放光芒——大英县人大常委会着力助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时间:2015-06-10 00:00:00   来源:
 

今年422日,赴大英参加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举重和射箭比赛项目的3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在比赛结束后先后分期分批参观了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的大英卓筒井,对卓筒井遗址的保护、对手工制盐技艺赞不绝口。陪同参观的文体部门领导纷纷给参观者介绍说,保护这么好,与县人大代表的呼吁和县人大常委会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大英建县不足20年,但大英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盐文化源远流长,大英卓筒井被誉为手工制盐的活化石。目前,全国的实物遗址仅存于大英县境内,因而大英卓筒井对于研究中国和世界盐业及钻井历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实物价值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大英的人大代表们面对日益变化的严峻形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呼吁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大英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的建议,连续三年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列入常委会年度工作重点监督议题,定期组织视察、调研、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工作建议。20153月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调研组,先后深入相关县直部门和蓬莱、回马、卓筒井、隆盛、象山等镇乡以及部分文化遗产项目单位,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全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重点了解全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问题:部分职能部门、乡镇主要领导和部分群众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对保护和传承工作重视不够,自觉参与意识不强;乡镇、村组对文化遗产现场和文物管护不力;文物保护单位(点)内部管理不规范,人为损毁文物现象和文物风化、腐烂严重;县财政困难,无法保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所需,特别是对特色文化、传统手工技艺、古民居等缺乏专项保护措施和资金。

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和调研后,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审议了县人民政府《东方体育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情况报告》和县人大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落实县政府保护和传承全县文化遗产主体责任、提高传承人待遇、加强人才培养、加快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卓筒井申请国家大遗址博物馆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县人大常委会连续几年的推动下,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了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点)54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9处、市级6处,文物保护点491处;馆藏文物共计873件(套),其中:二级3件、三级29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和徐氏泥彩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蓬莱大乐和象山花锣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卓筒井相继申报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硬件设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队伍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得到明显加强;投资300余万元在政务中心新建面积1500平方米的汉陶博物馆,向国家争取到每年免费开放经费267万元,卓筒井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资金297万元,目前已完成了10平方公里的地形测绘。

大英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加强督促检查,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全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进文化振兴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刘艳玲)

 

 
编辑:epai
版权所有:遂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川公网安备 51099102000011号  蜀ICP备12006070号
办公地点: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环岛商务中心1号楼  联系电话:0825-2223991
遂宁市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电话(传真):0825-2988759 邮箱:sn_wgb@126.com